查看原文
其他

事关食品安全!荆州公布典型案例

2023年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市各级食药安委成员单位,坚持多元共治、凝聚多方合力,严把“从农田到餐桌”的每一道防线,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不断提升,涌现了一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典型案例,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。


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多方会审,经市政府同意,现将符合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题要求、内容务实,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。旨在充分展示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成效,推动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、奋楫争先,为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营造浓厚氛围。


案例一

落实落细“两个责任”

切实保障“舌尖安全”


今年以来,荆州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基础,着力打通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(简称“两个责任”)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、市政府名义下发《荆州市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落地实施方案》,由党政主要领导共同担任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并亲自牵头“两个责任”包保工作,创新实施“包保干部+责任部门+属地监管”的“三对应包保”模式,严格“三单一书”管理。全市统一制定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制度以及包保信息公示模板,督促企业制度及包保信息上墙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,印制《致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一封信》《“两个责任”工作应知应会手册》等宣传资料。建立了“两个责任”信息双向反馈机制,通过发送手机短信,提醒包保干部及时履行包保责任并同步推送日常执法、投诉举报、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重要信息,形成完整闭合的责任落实工作链条。


截至目前,全市5500名领导干部包保3.9万家食品主体,包保覆盖率达100%,食品安全总监、食品安全员配备率达100%,督导完成率和督导发现问题整改率均排在全省前列。

——市食药安办选送


案例二

加强源头追溯管理

助力打造区域农业品牌


2023年以来,为进一步强化农业源头治理,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,创新追溯管理模式,全面应用“鄂农追溯”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。平台以企业、产品信息码,承诺达标合格证信息码,农产品溯源信息码三码合一为主要手段,以服务换监管为主要模式,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及品牌推介信息为主要内容,全面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品牌创建工作。消费者只需用手机微信扫描产品包装箱上的二维码,即可知晓农产品生产单位信息、产品信息、生产过程记录、承诺达标合格证等。平台推出后,全市农产品追溯覆盖率明显提高,食用农产品可追溯水平稳步提升。


图为荆州市农产品全面实施农产品合格证制度


截至目前,我市在国家平台上注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684家,其中企业工商户629家,合作社628家,家庭农场305家,专业大户122家;累计开具合格证29万张,涉及农产品种类364种,全力打造荆州区域优质农业品牌,为全国各地消费者提供更安全、更优质的农产品。

——市农业农村局选送


案例三

规范化+智慧化

让“菜篮子”拎出幸福感


农贸市场是城市的缩影,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。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“菜篮子”安全,2023年,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被列入荆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,旨在聚焦“便利、惠民、规范”三个重点,建成一批“管理标准化、交易数字化、服务便利化”的示范性智慧菜场。沙市区白云桥、北湖菜市场、新生菜市场、松滋市环城路市场等一批菜市场改造后经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,设施更加完善,布局更加合理,环境更加整洁,焕然一新的面貌让市民买菜时切身感受到舒适。


图为白云桥智慧农贸市场、北湖智慧农贸市场场景


每个摊位前通过电子屏幕公开摊主信息及商品信息,在市场入口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市场的整体产品情况和交易情况。每个市场都建立了标准化快检室,每天都会抽取不少于20个样品开展农残兽残检测,当日检测批次、检测合格率、检测品名、检测项目、检测结果、重点检测商品等信息实时在大屏幕上公布,实现了市场交易数据、管理数据电子化。建立了食品安全快检平台和食品安全大数据风险防控平台,与湖北省“鄂食安”监管系统互联互通,不断健全农贸市场食品流通安全溯源体系建设,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幸福感、满意度不断提升。

——市商务局、市市场监管局选送


案例四

创新实施“互联网+”监管

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


为深入贯彻落实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推动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走深走实,荆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将传统监管和现代智能技术相结合,建立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智慧监管平台,着力保障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该平台利用智慧化监管技术手段,融合AI、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系统,为全市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、餐饮、酒店后厨以及学校、幼儿园食堂安装摄像头,实现餐饮服务操作透明化。监管视频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,执法人员实时监管各餐饮及食品加工场所食品卫生现状及操作过程。通过视频智能分析、物联感知、AI预警等功能,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,规范日常食品生产经营行为,实现了线上监管和线下监管的有效衔接,事前预警、事中智管、实时纠错、事后溯源的全链条监管。



图为市场监管人员依托智慧化监管平台全流程把控食品安全


餐饮服务单位可依托智慧化监管平台,对采购、出入库、溯源、人员管理等各环节无死角实施线上监控,全流程把控食品安全。

截至目前,全市已有2950家餐饮单位、1082所学校食堂接入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智能化监管平台。

——市市场监管局、市教育局、市商务局选送


案例五

打造餐饮“示范街”

守护古城“烟火气”


今年以来,荆州市以全域创建食品安全县为契机,在打造示范样板点位上拓展思路、大胆创新,按照“一街一特色”的创建理念,对经营主体的改造提升范围突破“点”的局限,向“面”和“片”延展。


图为各县市区创建餐饮“示范街”场景


依托商业广场、交通枢纽、网红街区等基础资源,指导荆州区、沙市区、文旅区、松滋市、石首市将万达金街、新天地商圈、大赛巷、凤凰南街、林园路、百晟商圈等25条人气高、文化气息浓厚、食品业态丰富、店面相对集中的街区、商圈确定为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对象,致力于建设卫生城市“样板街”、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“示范街”、制止餐饮浪费“文明街”、明厨亮灶“诚信街”、消费打卡“网红街”。指导餐饮单位参照“4D”“五常”“6T”等先进餐饮管理体系,对食品安全管理和经营服务质量进行改造升级,全面打造经营环境诚信有序、消费口碑满分好评的“食安荆州”新形象,使其成为推动荆州市经济社会高发展的软实力、新名片。

——市食药安办,荆州区、沙市区、石首市、松滋市、监利市、文旅区市场监管局选送


案例六

共建、共治、共享

为农村“流水席”拧紧“安全阀”


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农村大型家宴、婚丧嫁娶聚餐活动越来越普遍,规模也越来越大,成为农村食品安全主要风险点。为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,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,荆州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,结合“人情风治理”、美丽乡村建设、智慧监管、反餐饮浪费等工作,探索出一条规范有序、监管高效、群众满意的农村集体聚餐监管和服务新模式。


图为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邓仲林视察荆州区农村家宴中心


荆州区、江陵县、公安县等地利用推动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工作的契机,积极开展农村家宴中心、共享农庄、乡厨协会建设,推动落实流动厨师备案管理,实行农村集体聚餐报告制度,大力推行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建设,建立了“线上申报、线上审批、线上监管”的管理工作机制。


图为江陵县积极开展共享农庄建设场景


通过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经营、统一管理,荆州市实现了农村集体聚餐向规范化、智能化转变,筑牢了农村聚餐食品安全屏障,用文明聚餐演绎健康、绿色生活,塑造了良好民风,确保了广大农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——市食药安办,荆州区、江陵县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选送


案例七

强化“荆味”品牌建设

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


今年以来,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荆州食品产业特色,把食品品牌培育融入品牌强市战略,聚焦重点品种、重点行业和重要业态,多举措推进食品品牌建设,全市食品美誉度和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,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一方面强化品牌推广组织地标企业参加湖北省地标大会、“我喜爱的湖北品牌”电视大赛、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、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赛事展览,讲好品牌故事;建立政府和行业、企业沟通的桥梁,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,开展品牌创建、运用、管理和服务,加强食品领域知识产权保护。另一方面强化监督管理,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,打造最优发展环境,帮助企业做好品牌规划发展,引导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深挖品牌价值,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以及一切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。


图为“沙市豆瓣酱”“公安牛肉”“江陵道米”喜获中部四省(鄂晋皖赣)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银奖


截至目前,荆州市地理标志核准使用企业共33家,“沙市豆瓣酱”“公安牛肉”“江陵道米”喜获中部四省(鄂晋皖赣)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银奖,“荆州鱼糕”“洪湖莲子”获优秀奖,“荆州味道”品牌建设成果丰硕。

——市市场监管局选送


案例八

构建食安宣传新矩阵

奏响社会共治最强音


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,荆州市通过“五用”工作法,采取媒体联动、企业发动、社会互动的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的方式,形成“空中有声、墙上有图、屏上有视频、网上有图文”的立体宣传矩阵,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社会认知度、参与度和影响力,营造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,让“食安荆州”深入人心。


图为荆州市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


“五用”工作法,即活用新媒体多渠道宣传,妙用短信扩大宣传覆盖面,巧用载体丰富宣传形式,借用电子屏实现“全屏联动”,善用公益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。


在广播、电视黄金时段播放食品安全专题片,并借助“两微一端”跟进报道系列举措,让群众了解、支持食品安全工作。与通讯部门合作,将食品安全知识及举报电话等内容,群发至全市广大干部群众,鼓励积极提供有价值的问题线索,2023年以来,共发布公益短信560余万条。在大型商超、公园等公共场所建立食品安全科普宣传阵地,在人流、车流量大的城区主要道路悬挂宣传横幅、在乡村大喇叭播放食品安全广播,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。


发动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户外LED显示屏不间断循环播放食品安全宣传标语,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食品安全工作。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志愿者在公宣传、辅助监管等方面作用,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农村、进校园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市场等活动,构建了“政府监管、行业自律、市场引导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”的食品安全宣传格局。

——市食药安办选送


案例九

以公开促监管 以警示促提升

“红黑榜”制度护航食品安全


今年以来,荆州市持续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,在全市食品餐饮单位推广实施“红黑榜”管理制度,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、诚信经营的食品单位列入“红榜”表扬,反之“黑榜”曝光,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渠道向全社会公示,督促、引导食品经营单位提质升级。


“红榜”激励树标杆。对亮照经营、明厨亮灶、餐具整洁、环境卫生、着装规范的食品经营单位,不定期通过抖音和微信公众号形式发布,给予“红榜”激励,发挥舆论导向作用,引导广大消费者择优消费,展示企业良好形象。


“黑榜”曝光促整改。对存在环境卫生差、后厨脏乱、原材料随意摆放、无“三防”设施、生熟食不分等问题的食品经营单位,给予“黑榜”曝光。由辖区市场监管部门落实跟进监管,区别情况给予限时整改或停业整改处罚,做到问题不整改到位,坚决不放过;环境质量卫生不达标,坚决不放过。


图为沙市区公布四季度餐饮红黑榜


截至目前,全市发布红黑榜12期,涉及餐饮单位129家,其中“红榜”53家、“黑榜”76家,网络点击浏览量达50万人次。通过曝光整改提升了餐饮企业的质量服务水平,让消费者“看笑脸就餐”成为新风尚,餐饮经营主体主动参与“红黑榜”评定,为全市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。

——市食药安办、沙市区市场监管局选送


案例十

办好“你点荆检”实事

让监管更贴近民生


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,荆州市市场监管局以落实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为抓手,在全市深入开展食品安全“你点荆检”民生实事活动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,及时收集整理群众最关心、最期待被抽检的食品品种,制定抽检计划。结合食品安全“进学校、进超市、进市场、进农村、进社区”等系列活动,深入学校食堂、农贸市场、大型超市、餐饮店等重点场所,有针对性地抽取群众关注度高、期待较多的食品样品,及时公布抽检结果,让消费者放心。组织开展检测机构公众开放日活动,在大型超市、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“你送我检”活动,现场对群众送来的食品开展快速检测服务,让食品安全“眼见为实”。


图为荆州市邀请市民代表参与食品安全“你点荆检”民生实事活动


截至目前,“你点荆检”活动共开展四期,围绕“一老一小”(老年、儿童)、“一早一晚”(早餐、夜市)、“一网一平台”(网红食品、网络订餐)等六大重点领域,征集调查问卷48989份,完成检验2390批次,检出不合格11批次,针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,已依法予以查处,让消费者感知食品安全监管就在身边,打造了食品安全监管为民服务品牌,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。

——市市场监管局选送


案例十一

以闭环管理赋能

促食品安全提质


今年以来,荆州以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体责任为抓手,不断强化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闭环管理,切实推动“两个责任”的落实。


充分运用“鄂食安”监管平台大数据,重点排查抽检不合格率较高、消费者投诉问题较多、风险较高的重点食品品种,以及地方量大面广食品存在的静态和动态食品安全风险,按照“一品一策”“一域一档”建立11项重点品种和11项重点区域的风险清单、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,使风险防控工作更条目化,通过靶向问诊,清单管理,专项整治,从源头上提升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水平。


图为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现场督查,督导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调度”完成情况


运用“鄂食安”平台大数据,将风险管控清单千篇一律、日管控长期无问题发现以及对问题处置不及时等企业找出来,及时将企业食品安全自查中存在的问题通知辖区监管部门,对经督办仍未按规定履行主体责任的企业,采取上门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方式,传导压力、督促整改。


荆州市739家在产食品生产企业线上开展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调度”率达到100%,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,属地监管部门线下监督检查与线上跟踪深度融合,形成食品生产企业自查、整改、报告、评价的主体责任落实监管闭环,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安全产品质量。

——市市场监管局选送


案例十二

下好创新引领“先手棋”

跑出高质量发展“加速度”


为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,荆州结合本地特色,全力提升产品质量,助力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深入开展食品安全“抓重点、攻难点、创亮点”行动,明确了12个食品生产创新示范项目,如江陵县实行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,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链全要素集聚、全环节提升、全产业整合;松滋市探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建设、统一管理新模式;公安县的打造白酒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(镇),打造特色预制菜品牌。


图为举办“落实两个责任,促进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”活动场景


2023年7月,全市组织产值亿元以上规模企业,在公安县举办“落实两个责任,促进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”活动,通过现场观摩调研、质量提质交流、主体责任培训,推进预防式监管,倡导企业诚信自律。



图为召开“抓质量、保安全、促食品产业健康发展”研讨会场景

11月23日,组织全市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,在江陵县召开“抓质量、保安全、促食品产业健康发展”研讨会,推广江陵优质粮食工程工作经验,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责任意识,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
全市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共22家,粮食产业不断壮大。

——市市场监管局选送


案例十三

“昆仑”利剑出鞘

“铁拳”守护民生


公安部门、市市场监管部门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作为重要的“民生工程”“民心工程”,今年以来,持续开展“昆仑”“铁拳”专项行动。按照行动部署,各单位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,切实强化工作措施,分阶段、按步骤、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工作。聚焦食品安全重点领域,持续深化“全环节、全要素、全链条”打击,突出“打源头、端窝点、摧网络、断链条、查流向”。坚持源头治理,形成打击治理合力,不断深化部门的联动协同,健全完善联合整治、问题反馈机制,着力推动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的系统治理、依法治理、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,有效震慑违法犯罪,净化食品安全环境。


图为荆州市开展“昆仑”“铁拳”专项行动


截至目前,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食品案件17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,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食品安全案件2143起,2起食品领域案件入选湖北省民生领域“铁拳”行动典型案例,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——市公安局、市市场监管局选送



更多资讯欢迎关注901交通广播视频号
往期推荐 ●



● -4℃+大风,持续低温!荆州人,你在“冰箱”哪一层?

● 新进展!事关二广高速公路荆州绕城段

● 驰援青海灾区!荆州来了!

THANK YOU

本文为901交通广播综合发布

编辑:裴柳

来源: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